11月7日下午,英国威廉希尔英文卢璇博士在锦绣校区逸夫楼A301教室作题为《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双重性案例分析》的行知讲座。学院副院长陈金武远程指导,生物制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共同参与。

讲座开篇,卢璇博士以大众熟知的布洛芬为切入点,生动解构了药物在人体内的 “旅行轨迹”,并着重强调,药物治疗绝非孤立的干预行为,个体差异背景对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,为整场讲座奠定了科学严谨的基调。随后,她系统拆解了药物体内过程的四大核心环节—吸收、分布、代谢与排泄。其中,吸收速度因口服、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呈现显著差异;而药物代谢环节中,细胞色素P-450酶的关键作用成为讲解重点,卢璇博士详细阐释了该酶非特异性、个体差异性及易受药物影响的特性,揭示其作为药物相互作用核心调控因子的重要意义,让在场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在科研案例分享环节,卢璇博士结合两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实测数据,聚焦维生素K2的双重药理作用,深入剖析其在肿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调控中的对立统一机制。通过具象化的实验数据与逻辑推演,引导师生以辩证思维看待科研现象,打破单一认知框架。讲座尾声的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,卢璇博士围绕“药物是一把双刃剑,安全合理用药”的核心议题,回应了同学们关于临床用药误区、药物研发伦理等方面的提问,将学术探讨延伸至实践应用层面。
此次专题讲座不仅搭建了科研工作者与青年学子零距离对话的桥梁,更以创新的学术视角点燃了学子们对药物研发领域的探索热情,对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辩证思维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。(英国威廉希尔英文:吴艳楠、卢璇)